Pages

Subscribe:

Ads 468x60px

2007/02/12

小鐵人讀書誌:球手之美學: 運動的52個文學視角



作者/ 詹偉雄
出版社/ 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
出版日期/ 20061101
商品語言/ 中文/繁體
裝訂/ 平裝

內容簡介
2005年,詹偉雄以一本《美學的經濟》,掀起台灣一片追求設計美學的熱潮。此後,他又在《中國時報》人間副刊「三少四壯」專欄,撰寫系列運動文章,隨著季節時令的轉變,從棒球、籃球、網球一直談到高爾夫球、足球,再度掀起一片討論熱潮。
眾多讀者除了驚訝於其宛如候鳥遷徙般、逐「職業運動」而看的熱情之外,更對其不同於陳正益、翁嘉銘、劉大任、唐諾,獨樹一幟的運動書寫功力,大表讚嘆。畢竟,尺幅千里,談美國職棒大聯盟而能將鈴木一朗與川端康成、佩卓o馬丁尼茲與馬奎斯相提並論;談NBA而能以福克納為嗆西o畢辣普斯、〈共產黨宣言〉為史蒂芬.奈許下註腳,絕非泛泛之輩所可勝任,而其精彩有趣,亦可見一斑,遑論散佈字裡行間,俯拾即是的爵士樂、搖滾樂、宗教、電影、歷史、神話……種種典故與譬喻。

不過,此書更值得注意的是,熱烈的文學、文化情緒、流暢的文字敘事之外,隱藏在此書更底層的那雙「社會學的眼睛」。詹偉雄以其犀利的眼光,從階級、種族、性別、移民、全球化……等角度,冷靜剖析「運動職人」這一特殊職業的倫理架構、社會流動、多元價值,從而讓人領略到「職業運動」背後的血汗辛酸,及其成就的艱難不易--如果說,《美學的經濟》是從台灣看全球的「美學經濟學」第一步,那麼,本書當可視為從台灣看全球的「運動社會學」的第一本書。翻閱細讀,圖文並茂,予人以各種啟發,不僅止於文學、文化、社會學耳。

作者簡介

詹偉雄
1961年生,台大圖書館學系畢業,如果順利於2007年寫完碩士論文,即可畢業於台大新聞研究所,目前擔任學學文創志業副董事長、《數位時代雙週》總編輯。已出版過三本小書──《迫力的東京》、《e呼吸》與《美學的經濟》,目前主力的研究興趣:各種邊緣的社會人類學──運動、設計、美學、感官、食物、時尚,外加技術史和經濟、知識史的雜讀雜學。
運動身分:兒子的籃球教練,老闆、老婆與同事的運動福音牧師;波士頓紅襪隊、西甲巴塞隆納球會、英超兵工廠隊、鳳凰城太陽隊球迷。應援團身分:王建民、郭泓志、松阪大輔、羅納汀荷、奈許、費德勒。寄望於退休後,能流連於歐洲、美國、古巴的各個球場。

▒ 小鐵人說書
這是小雨送我的書,收到時不只有書還有小禮物,
超高興的說,
因為在書店考慮要買很久,
加上手邊還有還沒看完的書,

但小雨把書送我之後,
心情變成一種迫不及待了....

我很喜歡運動,
更相信會成功的運動員一定有自己的一套哲學和EQ,
這當中我印象很深的一篇是,
2006世界棒球賽的冠軍隊─日本,(10:6擊敗古巴)
鈴木啟示,
四歲因為骨折而練就左手神腕的傷心投手,
因為看到車庫的混凝土地板裂縫,
很不可思議地冒出了雜草的翠綠新芽。
「如此柔弱的雜草,居然可以突破堅硬的混凝土,
這是何等旺盛的生命力呢?」,
正如此思索著的鈴木,突然感到恍然大悟,
「不管被人們如何地踐踏,雜草仍將繼續生長,
而這就是我所需要的『草魂』」,
在低潮時,
想起這一段,
他跟自己說:強臂都會逐漸褪色,何不開始用大腦來投球,
變由速球王變成配球王,
於是每當球迷要他簽名,
他總是會簽下『草魂』,

這是很標準東方人的哲學,


這樣的故事,
總是覺得很不可思議,
但是就是有這樣的人存在著,
運動員的意志力,
總是遠勝過一般人,
特別是,
他們總是特別可以從低潮中在站起來,

這就是打不倒的戰士,
運動員的哲學,
在這本書寫到很多例子,
不愛運動人的也可以看,
看著他們怎麼進入運動最高殿堂,
如何在最高殿堂跌倒在站起,

這是一種生生不息。

0 comments: